韩 达 课 题 组

韩 达 课 题 组

NAT CHEM丨无膜细胞器多相凝聚层模型中的相特异性 RNA 聚集和双链热力学

大家好,今天分享的文献是20226月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无膜细胞器多相凝聚层模型中的相特异性 RNA 聚集和双链热力学

有关作者:

本文作者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系的Christine D. Keating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组装人工细胞/拟细胞化学,重点是亚细胞微区室化的实验模型系统(聚合物水溶液的相分离模拟活细胞内部空间的区室化),以及益生元的区室化,研究重点是相分离系统的分子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,以及它们对聚集的分子(如 RNA)的影响。本文是作者与研究Bevilacqua 实验室合作的工作。

研究背景:

  • Coacervate’ 与液液相分离(LLPS 

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层是研究活细胞中无膜细胞器的重要模型。LLPS的发生,高度依赖溶液中生物大分子(比如:蛋白,DNA以及RNA等)的浓度、物理化学性质,以及溶液所处的环境,比如:温度、pH、盐离子浓度、盐离子类型以及溶液中存在其它的生物大分子。当浓度与当溶液中所处的大分子浓度低于一个特定的值c时,这一体系无论在什么样的温度,pH等条件下都不能发生相分离。当高于这一浓度后,在合适的pH以及温度等条件下,就能形成相分离现象,形成相分离后,该生物大分子便有两种存在形式,一种是在溶液中的低浓度状态,一种是形成的“液滴”中较高浓度的形式存在。随着相关条件的变化,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。也就是说,相分离是一种高度动态的过程。

LLPS的广泛生物学功能还处于研究中,例如感知外部环境,进行响应(尤其是对于物理环境变化),调节大分子浓度以及形成孔状结构等。RNA作为无膜细胞器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同凝聚层的划分对于RNA的分布,结构以及生物活性有重要的作用。在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凝聚液滴中,核酸依据自身的长度和互补情况发生不同的“区分”。例如DNA双链的解离相比于外部稀释的相更倾向于发生在凝聚的液滴里。体外实验证实,RNA结合蛋白(RBPs)能后使得RNA有更少的结构和缠绕,敲除RBP使得双链RNA 的含量增加。作者希望探究细胞利用液液相分离来组织RNA的生物化学机制。

  • 相分离的表征

体外的相分离现象可以非常简单的使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观察,发生相分离的特点是溶液会从澄清变得浑浊,镜检时会看到在溶液中会存在一些如水中的油滴状态的液滴。同时,还可以通过对其物理性质的表征如粘度、表现张力等,也可以通过荧光漂白恢复实验(FRAP)来测量液滴的流动性,以及液滴融合实验,FRET等来进行验证。

许多无膜细胞器的不同区室有不同的相发挥与之相关的特定功能。在某个特定的相有其固定的蛋白组成并且分布着不同种类的RNA。例如在核仁的多相隔室中,新生的pre-rRNA分布在纤维富集的内部成熟和进行修饰,在核磷蛋白NPM1丰富的外层与核糖核蛋白形成复合物。在这两层中,内层纤维蛋白FBL中精氨酸富集的序列与pre-rRNA相互作用,促进其在内层的积累;NPM1中酸性和中性的氨基酸序列也有RNA-binding domain(优先结合G4结构域)。在这个情景中,可以理解为多相的(无膜)细胞器中,不同的相通过利用RNA长度和结构依赖性的与蛋白质组分差异,来控制RNA分布并在空间上组织生化功能。

在目前报道的多层的凝聚相系统中,分子密度大形成的密集相能够更好地参与碱基配对或阳离子-π相互作用,更有效地积累简单寡RNA均聚物(15 mers尿苷酸或腺苷酸)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观察到的普遍性现象是如何跨越其他链或序列的RNA,以及在多相凝聚层控制封装RNA空间分布是如何影响其功能的,例如它们的解离热力学(如何在相之间解离和跨越)。

整体设计:

在本篇文章中,作者设计了三种oligopeptide组合成的多相凝聚物,通过不同的RNA-Pepide 相互作用来影响RNA化学性质。相邻的相之间有着相当不同的oligopeptide区分,内层倾向于富集ssRNA,外层富集dsRNA,并且内层解旋活性较高。相比于单相的凝聚物,能够观察出更大的差异。这项工作表明,多相复合液滴中的不同相不仅根据其杂交状态以不同的方式招募RNA,但也通过利用多相系统中的耦合分配和解离平衡的机制来改变RNA杂交水平。(招募是通过RNA状态分配和鉴别的,在不同相中RNA的热力学性质反过来影响其杂交情况)

结果与讨论:

oligopeptide 形成多相液滴:

在细胞中形成相分离的蛋白质大多数都有重复序列,比如精氨酸(R10),赖氨酸(K10)和天冬氨酸(D10),作者选用了他们的十肽重复序列作为导致凝集作用的最小模型。它们的带电侧链提供离子对相互作用,驱动带正电的R10K10与带负电的D10之间的凝集。其中R10由于其正电性更强,更倾向于阳离子-π和与碱基的π-π相互作用,作用力更强。

R10/K10/D10 液滴是多相的,每个液滴的内部凝聚相完全被外部凝聚相包围。通过罗丹明标记肽段的标曲对于每个相中的多肽浓度进行定量,多相凝聚层的两相并不是阳离子/阴离子对形成的相的简单共存。作者发现 R10/K10/D10 的内部凝聚相比外部凝聚相具有更高浓度的多肽,内层浓度约为1.5M,而外层仅有100mM

构成多相 R10/K10/D10 凝聚层的融合实验显示了外部凝聚层相的快速融合,然后是内部凝聚层相的较慢融合。表明外凝聚相的粘度较低,对应其较低的肽浓度,并且粘度较低。光漂白(FRAP)实验后的荧光恢复证实了这一点。增加盐浓度会导致外凝聚层相的损失,也对应了多相凝聚物的肽浓度差异。

2,在单相和多相肽凝聚层中的RNA分配

作者测试了10 mer 20 mer序列的单链和双链RNA,选择的序列在避免自身互补形成不必要的二级结构,并在杂交成双链时具有相同的 GC 含量。(并且满足其稳定程度随着双链浓度和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)

ssRNA 优先在 R10/K10/D10 液滴的内凝聚层中积累,1020mer ssRNA 的局部浓度比这些液滴的外凝聚层高约10倍和约20倍。D10的阴离子侧链大多数处于R10/K10/D10 的内部凝聚层中,因为其带正电与 RNA 竞争结合RK侧链,但 ssRNA 可以通过这些的组合与阳离子肽产生更强的相互作用。与 ssRNA 相比,dsRNA R10/K10/D10 的外部凝聚相中优先(~1.6×)积累。

与内层相相比,外层R10/K10/D10 凝聚相由于其较低的肽浓度,可能具有更开放、动态的网状结构。此外,外凝聚相的阳离子侧链比阴离子侧链多约 2.6 倍,这可以使具有比 ssRNA更高电荷密度的 dsRNA在外部积累。

3,相特异性的RNA双链解离平衡

作者通过 FRET来确定每个像的 dsRNA 杂交情况。在这些实验中, 3'-Cy3 标记的 RNA 与其在双链体同一端具有 5'-Cy5 标记的反义序列预杂交。首先考虑单凝聚层系统 K10/D10 R10/D10。以缓冲buffer中的FRET效率作为对照, ssRNA 的接近零,到 10 mer 20 mer双链效率约为0.70.8。在 K10/D10凝聚层中,RNA 10 mer杂交的 FRET 效率与其在缓冲液中的值相似,而 20mer RNAFRET效率降低了约 20%,表明有部分双链的解离。

在多相 R10/K10/D10 凝聚层系统中,外层两种 RNA 长度的 FRET 效率都相对较高(RNA 10-mer 20-mer 分别为 ~0.7 ~0.8),类似buffer中的FRET值同时印证里外层较稀的肽浓度。

4,使用 FRET 数据来估计预杂交 dsRNA 分配实验的每个相中 ssRNA dsRNA 的局部浓度

作者通过FRET的效率对于不同相中dsRNA 的浓度进行估计,ssRNA的计算公式如上图所示。同时定义了ssRNAdsRNA 在不同相中的解旋平衡常数与不同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常数,将估算出的浓度对平衡常数进行推算,最后通过△G= -RTlnK计算自由能。

4,多相液滴中分配和解离平衡共同决定了ssRNAdsRNA的分布。

单链 RNA 在内部凝聚层中积累 (Δ G P, ss < 0),并且 dsRNA 优先在外凝聚层中积累 (Δ G P, ds  > 0)。与 ssRNA 20-mer 相比,较短的 ssRNA 10-mer 聚集浓度更高。解离自由能始终为正(ΔG Di  > 0 Δ G Do  > 0),反映了互补 RNA 更加倾向于形成双链,与FRET数据对应。作者还观测到到各相之间解离自由能的差异,dsRNA 在多相液滴的外凝聚相中更多,单链在inner 更稳定。

总结:

1,这项工作说明了,多相系统不仅仅是其组分相的总和,它们的共存引入了新的分配平衡,导致RNA在不同杂交状态下的分布有其偏好性。

2,即使在没有特异性结合基序或全长蛋白质的情况下,双链在多相无膜不同层中有不同的热力学倾向性。

2022年7月16日 19:42
浏览量:0
收藏